首页 男性 女性 育儿 老人 急救 减肥 心理 健身 饮食 中医 药品 疾病 保健 美容 护理 测试 检测 产经 热门 问答 妇科 找医院 高血压 整形

亚健康人群易患牙周炎 一天刷两次牙就够了吗?

http://www.69jk.cn    来源:互联网

  亚健康人群易患牙周炎 一天刷两次牙就够了吗?

  牙周病在中老年人群当中最为常见,而且随着年龄的递增,患者数量以及病情程度也会随之改变。牙齿松动是牙周病日趋严重的主要标志。而在人们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致病因素增强影响之时,牙周病的发病率也会不断增高,其中全身系统性疾病能对牙周病的产生有着主要推动的作用。

  三类人群易患牙周病的原因

  1、精神压力较大的上班族

  这类牙周炎“亚健康”人群通常会持续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压力,在他们身上出现的其他疾患、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因素,都是精神压力的一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会降低人自身的健康免疫机能,也是与牙周炎关系最密切的因素。

  研究表明,精神紧张的人,由于竞争压力和时间安排上的原因,比正常人更少去保持必要的体育锻炼,也更容易通过吸烟、酗酒等不健康方式来缓解压力,而上述不良的减压方式,比没有这些不好嗜好的人更容易产生暴躁、孤僻的情绪倾向,长期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也更缺乏自我口腔卫生保健意识。

  顽固性牙周炎患者,通常容易表现出对相应治疗的排斥、不愉快感、痛感以及消极依赖、自我相对脆弱的人格特征。这种长期的精神压力常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反过来又加深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强而持久的心理应激,超过肌体的适应能力,促使这部分人群从口腔“亚健康”状态,直接进入牙周炎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牙周炎症状这也是人体对于长期精神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以牺牲口腔牙齿健康为代价的一种反应。

  2、烟民

  牙周炎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最早出现的牙菌斑,以及口腔卫生不良习惯、牙石、食物嵌塞等都是不利的促进因素。其中吸烟是引起牙周疾病的最不利促进因素之一。

  烟草燃烧的热和积聚的产物容易对口腔造成不利刺激,使牙龈角化增加和牙面出现烟焦油沉积物,促进牙菌斑和牙石量增多,更易诱发或加重牙周疾病;

  此外,吸烟容易令口腔黏膜形成白斑,长期叼着烟的动作,会使口腔的灰白斑持续受到高温刺激,进而导致口腔内出现皲裂和溃疡,经常复发、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已经发现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的烟民群体庞大,也是牙周炎高发的主要原因。

  3、孕妇

  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就象一个“细菌蓄水池”,尤其是牙床下,更是充斥着数以万计的细菌。由于细菌的特性,这些细菌并非永远都在口腔内活动,它们会通过血液的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或子宫,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

  专家发现,牙周炎的细菌并不会影响胎儿的成长,但是会破坏子宫内膜,而导致婴儿早产。数据显示,患有严重牙周炎的妇女生下早产婴儿或体重过轻婴儿的几率是一般孕妇的7倍。因此,国外所有怀孕或准备怀孕的妇女,除了让妇产科医生检查之外,还应该让牙医检查牙床是否健康,以确保能产下健康的婴儿。

  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口腔健康预防意识,选择合适的预防健康产品,综合起来,能够有效预防或防止牙周病。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饭后漱口,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3、有效提高牙齿及口腔的免疫能力。根据自身的“亚健康”征状,将牙周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可选购合适的牙膏、牙刷、牙线,避免选择不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导致牙龈问题的恶化

  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要营养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口腔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及口腔清洁。

  5、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有条件的话,要保证儿童每半年一次,成人每年一次,到公立医院口腔专科进行口腔及牙齿健康检查;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洗一次牙,及时除掉龈下牙结石。

  6、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预防意识。切勿常喝软饮料,如冰茶、可乐、柠檬汽水等各种碳酸饮料,均会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注意是睡前,刚吃完酸性食物的时候,例如柠檬、西柚汁后,不要马上刷牙,酸性液体容易使牙齿表面的釉质软化,此时刷牙容易破坏牙釉质,导致牙齿损耗,应先漱口,过一段时间后再刷牙。

  揭秘牙周病的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1:“老掉牙”是正常现象,不可避免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可见,老掉牙并不是正常现象。事实上也是可以避免的。西方人有个好习惯:定期到牙诊所,牙齿没病也看医生。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其实是一笔比较划算的经济账,因为即使你三个月看一次牙医,但在牙齿上花钱的总量,加起来也会比得了大病再找牙医便宜,而且不用受牙痛之苦。从医生的角度讲,我们也希望大家早一点来,防范未然。如果小病小忍,大病大忍,实在忍不住了才来看医生的话,那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花费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很难理想了。

  误区2:我一天刷两次牙,已经足够清洁口腔了

  即使刷牙方法正确,通常也只能清除50%的牙菌斑。因为有一些牙菌斑躲藏在牙间隙里面,牙刷是无法刷到的。所以,西方人喜欢用牙线、漱口水,增加清洁牙齿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要把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用于牙龈萎缩的患者)做为我们日常护理口腔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清洁口腔的目的。

  误区3:我的牙齿和牙肉没有发炎,因为一点儿也不痛啊

  口腔的许多慢性病,如常见的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等,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的。这类疾病,正如糖尿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一样,到你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晚期或者严重的阶段了。正如跳进开水的青蛙因为难以忍受高温一跃而出拯救了自己,而在凉水锅里的青蛙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慢性的过程,同样值得大家重视。

  误区4:牙齿和牙肉发炎了,吃点消炎药就好了

  消炎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疾病比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中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辅助治疗。要想彻底治疗这些疾病,必须到医院找口腔科医生。如果只用消炎药来治疗这些疾病时,不仅浪费金钱,同时又没有解决问题,这些问题还会反复出现,甚至因为消炎药的的使用而可能暂时掩盖疾病的严重程度。

  1. 回南天
  2. 中暑
  3. 春困
  4. 三伏天
  5. 晒太阳
  6. 春季养肝
  7. 春游
  8. 立夏
  9. 处暑
  10. 小暑
  11. 大暑
  12. 冬季旅游
  13. 预防春季传染病
  14. 紫外线
  15. 梅雨季节
  16. 秋分
  17. 白露
  18. 夏季防晒
  19. 夏季防暑
  20. 夏季皮炎
  21. 吃什么去火
  22. 吃什么补血
  23. 吃什么对皮肤好
  24. 什么血型最招蚊子
  25. 被蚊子咬了怎么办